酥甜无渣的棉湖瓜丁深受广大潮人欢迎,畅销海内外。
棉湖瓜丁选取本地产的优质黑皮冬瓜作为原料。
冬瓜切成瓜丁后放进清洗池中洗净去籽。
用高温糖浆熬煮瓜丁。
棉湖瓜丁选用优质冬瓜和白砂糖为原料,历经多道工艺精制而成,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作为潮汕著名特产,棉湖瓜丁以其外干内润、洁白晶莹、酥甜无渣、透明美观等特点载誉中外、远销各方。
“普宁出名好豆酱,新亨出名老菜脯。棉湖出名冬瓜丁,澄海出名做纱灯……”潮汕著名曲艺家王敏先生创作的《潮汕特产歌》,把潮汕名优特产“唱到香港及泰国,唱到日本新加坡,唱到澳洲欧罗巴,唱到美国墨西哥。”
正如这首歌中所唱到的“棉湖出名冬瓜丁”,棉湖瓜丁以其外干内润、洁白晶莹、酥甜无渣、透明美观等特点深受广大潮人的喜爱。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揭西县棉湖镇与凤江镇交界处的揭西万春食品厂,探访棉湖瓜丁的制作工艺。
传统工艺代代相传
踏入揭西万春食品厂的生产车间,一股清香甜味便扑鼻而来。工人们有的削瓜皮,有的清洗瓜丁,有的在糖渍半成品,有的为成品包装……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林志杰是万春食品厂的负责人,他们家的瓜丁制作历史已有60余年,到林志杰是第三代。他向我们介绍,棉湖瓜丁之所以好吃,最重要的就是选取用来制作瓜丁的冬瓜。他们家选择的是揭西塔头、东园以及惠来等地产的黑皮冬瓜,这种冬瓜不但够脆,而且无渣。目前,万春食品厂一年收购的冬瓜达400多万斤。
在林志杰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瓜丁的生产车间。据介绍,这里采用的是最为传统的棉湖瓜丁制作方式,除了切瓜采用了专用机器之外,削皮、洗瓜丁、糖渍瓜丁等工序均是纯人工操作,而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工序,也都是自然风干的形式,既绿色又环保。“除了选取优质的黑皮冬瓜,棉湖瓜丁的口感还取决于考究的制作方式,该进行的工序是一项都不能省的。”林志杰介绍,“我们家一直都是用最为传统的方式做瓜丁,延续着棉湖瓜丁最地道的风味。”
据了解,传统的棉湖瓜丁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用熟石灰水浸泡过之后,旧时人们会把瓜丁用竹筐装起来拿到榕江中浸泡上一段时间,利用江水流动冲洗去熟石灰水。然而,如今随着环境的改变,此道工序只能是用自来水进行长时间冲洗。
酥甜无渣远销四方
在生产车间的成品区,只见在竹筐中风干的一条条瓜丁晶莹洁白,品相美观。拿起一条送入口中,咬开时,舌尖接触到瓜肉便感觉一阵清凉,继而便是糖分的甜蜜弥漫开来,十分清脆爽口,稍加咀嚼,瓜丁便完全融于口中,酥甜无渣的棉湖瓜丁名不虚传!
瓜丁清甜可口,具有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可以直接食用,是广大潮人喜爱的零食之一。而瓜丁也可入菜入药,应用广泛。在潮汕地区,许多饼馅的制作都加入瓜丁,煮青草凉水之时倘若加入瓜丁,煮出来的凉水会更加清甜可口。
作为著名的潮汕特产,棉湖瓜丁备受人们喜爱而远销各方,许多老华侨回乡探亲之时,也爱带上几包棉湖瓜丁回去馈赠亲友。“由于瓜丁有解暑、清热的作用,所以夏天是瓜丁的销售旺季。”林志杰说。由于万春食品厂生产的瓜丁品相优、质量好,在棉湖的瓜丁市场上,该厂生产的瓜丁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然而,虽然棉湖瓜丁市场销售不错,但由于生产工艺繁琐且利润不高,近年来,瓜丁生产商越来越少,上规模的瓜丁生产企业就更少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时光永远洗不去历史的经典。棉湖瓜丁亦然,它的清甜、酥脆、爽口,永远存在广大潮人的心中。
相关链接
棉湖瓜丁制作工艺
从新鲜冬瓜做成瓜丁,大概需要10天的时间,工艺十分繁琐,分别是:一、冬瓜去皮洗净、切条去籽。二、切条后用熟石灰水浸泡一夜减少瓜肉的酸性。三、捞起后到漂洗池清洗,不断冲洗10多小时,将瓜丁表面的熟石灰洗干净(旧时,人们是用竹筐把瓜丁装后放进榕江中浸泡,这也是传统棉湖瓜丁的特色,而如今由于环境变化,此道工序只能是用人工冲洗。)四、把瓜丁放进大锅中加水猛火烧开,再捞起来用清水降温至冷却。五、冷却后再糖渍,按1:1比例加进糖,此过程起到软化瓜丁纤维的作用,使之口感能达到细腻无渣。六、糖渍后捞起来待其冷却。七、冷却后再糖渍一周时间。八、糖渍过后上成品锅用高温糖浆熬煮,熬煮至116℃~117℃去水分。九、捞起来翻炒待表面冷却,冷却10几个小时后瓜丁表层的糖会自然结晶,形成糖霜。
撰稿:林宝凤 李维照
摄影:林碧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