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文明城市人民建 建好城市为人民

站内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外要闻

中国惟一明清两代皇家道观有望逐步开放

时间:2015-04-03 10:23:48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中国惟一明清两代皇家道观有望逐步开放

 

昨晨(2),大高玄殿的修缮工程伴随着蒙蒙春雨开始了。1个月内,20多个与古建筑“贴面”的违建将被拆除。这项工程要花约400万元。这座国内惟一的明清皇家道观归还故宫后,60多年来终于迎来首次整体大修。

 

启动仪式上,故宫博物院的3任院长到场见证。现任院长单霁翔说:“明年,这里将恢复历史原貌。2017年,这里将分区域逐步开放,观众有望夜访‘紫禁城’。”

 

现场:

 

拆违建全凭人力

 

出神武门,西拐,过景山公园围墙,一路之隔就是大高玄殿,60多年来一直红门紧闭。从南门进,一路往北,这组恢宏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大殿依次为大高玄殿、九天万法雷坛和乾元阁。

 

故宫专家说:“建筑布局严整,保存明代特征。”

 

不过,现在的九天万法雷坛的琉璃瓦已经斑驳褪色,灰蒙蒙一片,还冒出几根杂草。台阶中的丹陛上,仙鹤和盘龙花纹生动,但一角已经破碎。东配殿,朱红色大门上斑斑点点的白色,分外扎眼,古韵窗棂被玻璃窗替代。紧挨着它,挤着一栋现代建筑,钢筋水泥结构。

 

虽已开工修缮,现场没有刺耳的电钻声,也不见大型施工设备,只有锤凿声不断。一位工人拿着螺丝刀,正在拧东配殿的窗框。岁月已久,锈住的螺丝钉纹丝不动。他踮起脚,按着窗框,扭着身子较劲儿。

 

“必须这样慢慢干。”单霁翔说,此前一年故宫开始清理大高玄殿内的违建,剩下的20多栋都是“顽疾”,要么距离古建太近,要么包裹着古树。所以拆除绝对不会用爆破等暴力方式,必须靠人工。

 

揭秘:

 

60年遗存去留待考

 

故宫博物院工程管理处处长尚国华介绍,此次大修首先对各建筑本体进行现状整修及重点修缮,包括屋面揭瓦、墙体剔凿挖补及局部拆砌等,预计明年底竣工。随后的油漆彩绘、院落地面环境及基础设施等修缮,计划于2017年完成。

 

整个过程,“尽量保持文物各个时期的历史痕迹”。

 

比如,这里的彩绘从明至清,各个时期都有保存,尽量只做除尘保养,不再重绘,只有部分缺失的地方可能补绘。尽量避免揭瓦落架。目前,大高玄殿内的主体建筑已经完成“体检”,大部分建筑都有明代痕迹,采用了楠木结构。修缮过程中会减少替换,尽量通过增加支撑梁等方式加固。

 

不过也有一些痕迹是否保留仍在考虑中。比如大高玄殿内有一个舞台,墙壁上还刷着“文革”时期的标语。单霁翔说:“舞台的去留仍待讨论,标语会被清除,因为不符合这组高规格建筑的身份。”

 

规划:

 

建数字展馆可夜游虚拟紫禁城

 

大高玄殿修复完成后,将承担疏解、分担故宫现有的观众接待压力和展示教育功能。“修好一部分,开放一部分。”

 

南门是正门。第一组建筑大高玄殿将成为展厅,首展确定与五台山合办道教文化展。单霁翔说,故宫现存4.2万件宗教文物,其中15%为道教文物。九天万法雷坛区域将被设置成数字展馆和图书馆,之后区域被开辟为市民文化广场。大高玄殿位于紫禁城外,可以不受闭馆时间的限制。“故宫关门后,这片区域可能继续开放,市民在这里可以游览数字化虚拟紫禁城。”单霁翔说,是否收取门票目前尚未确定。

 

追访:

 

一张借条借走大高玄殿60多年

 

大高玄殿,凭着一张借条就被借走60多年。1950年,有关部门临时借用大高玄殿举办展览,此后临时展览变为长期陈列。1956年展览结束后,未经故宫博物院同意,大高玄殿又被转借,这一借就又是近60年。

 

1925年至今,故宫的文物,甚至部分建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散”着。其中,除了当年被国民政府运至南京、台湾的部分文物,还有1973年西哈努克亲王到洛阳白马寺访问时借调的一批故宫文物。

 

相关新闻

 

故宫本月开始单日限流8万人次

 

本月,故宫将首次设定观众日参观上限。昨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五一”节前,就将开始实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同时故宫希望尽快尝试购票实名制。

 

本周一,国家旅游局下发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开始实施,各大景区应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根据“导则”,景区计算最大承载量时有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即用一个景区内每一个景点的有效可游览面积除以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就可得到单个景点的承载量,再把所有景点的数据加起来,就是整个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折算下来,故宫一天接待游客量应该低于8万人次。

 

目前,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每年接待游客量在1500万人次,平均算下来一天接待游客量为4万多人次,离最高限还有一定距离。但实际上,故宫的观众喜欢扎堆儿来。在客流量曲线图上,“双针一峰”图形非常明显,即“五一”、“十一”两根针,暑期一座峰。

 

适当限流对于故宫而言,势在必行。

 

2008年,我们曾经尝试过,但是失败了。当初每年超过8万人次的接待日只有几天,但去年已经变成了42天,所以这一次必须成功。”单霁翔说,配套出台的是一系列保障措施和限流疏导措施。

 

从售票环节开始,随着限流实施,售票窗口外将设置警示区域。“进入区域内的观众肯定能保证买上票,但如果票源紧张时,工作人员会提前预警,避免乘客无效等待。”单霁翔说,“我们非常希望可以实现购票的实名制,并尽量避免乘客购票进门排大长队。”

 

进入宫内,排队则可能会成为“常态”。单霁翔举例,今年将展出清明上河图等重点文物,观众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观。但是展厅可能会设置人数限制,这时候武英殿外就可能出现排队现象。同时,每名观众一次进入参观的时间也会有限制。

 

“团体尽量实现预约制和网上购票。这样就可以控制大约50%左右客流的抵达时间,团队参观时间大多是在1小时内,所以可以合理安排,错开每天10时至14时的客流高峰。”单霁翔说,为鼓励公众采取网络预约方式参观,故宫今年还打算在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推出淡季网络预售全价门票半价优惠政策等,目前方案都已经上报。(记者 刘冕)

 

 

相关附件:
广东省人民政府 揭阳政府网 普宁 揭东 惠来
主办单位:中共揭西县委 揭西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揭西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粤ICP备13010215号
技术支持:广东信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我们:0663-523261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标识码:4452220001 粤公网安备 445222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