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镇上下真抓实干、奋力前行,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2022年,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0.8亿元,农业总产值4.69亿元;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税收收入198.59万元,经济运行保持稳健。
(二)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美丽圩镇建设项目全面铺开。完成镇区“三线”整治、镇区市场、镇区公路及周边等区域户外广告整治、镇区通讯线路管道铺设、市场周边道路两侧提升改造和镇区党建示范带等项目建设。同时,使用专项债券资金2000万元规划建设揭西县南山镇美丽圩镇建设项目(G235线国道镇区段及周边道路升级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工。二是全力推进揭西县火炬村新农村建设及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红色故里主题节点招标,并开工建设。三是大力抓好2022年两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其中,镇区农贸综合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计划投资约250万元,目前已完成市场主体建设,正抓紧完善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南山镇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约130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
(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严格按照中央“四个不摘”要求,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三类对象”帮扶机制,对全镇所有人口进行常态化监测,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三类人员”共6户21人开展针对性帮扶,做到动态调整。认真落实土地流转政策和农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今年来土地流转面积约520亩。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实行多部门内部联动的审批制度,方便群众办事,今年来已审批农村宅基地100宗。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创建工作,荣获揭阳市第二批美丽圩镇创建PK竞赛优胜奖(总分第二名)。认真落实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因地制宜推进茶叶、蔬菜、生猪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方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持续改善。
(四)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
立足防控主体责任,常态化贯彻落实县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实行网格化疫情防控。加强防控工作宣传,组织开展了镇大规模核酸检测应急志愿服务预备队培训会和大规模核酸检测演练,制订应急预案,设置大规模核酸采样点21个,补齐核酸采样各类物资,切实提高大规模核酸检测应急处置能力。继续统筹推进我镇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其中60周岁完成全过程接种人数4132人,接种率86.8%,18周岁以上人员加强针接种人数10400人,接种率88%,切实构筑免疫屏障。全面加强集贸市场、食品餐饮、旅店、药店、私人诊所和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管整治,完成全镇140个公共场所“粤康码”公共场所码的申请使用。截至目前,我镇没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发生,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五)不断强化社会各项管理
深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力度,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工作,配强执法队伍,加强依法行政理论和业务学习,积极做好下放的执法职权事项的承接工作,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开展违法行为的综合整治,实施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市场监管、卫生健康、镇区和乡村治理、农业技术推广使用等方面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并落实常态化巡查监管。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按照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的原则,有效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今年来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3宗。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悬挂宣传横幅37条,设置户外宣传牌71个、曝光台41个,派发宣传单(册)2000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三合一”场所排查整治,切实做好三防、森林防灭火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二、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仍存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农业发展薄弱,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二是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有存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还需持续加强;三是美丽乡村建设需不断推进,进一步补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抓好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我镇红色、绿色优势资源谋划项目建设,坚持以“五本台账”为抓手,采取台账式清单化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聚焦医疗、教育、农贸市场、产业四个重点攻坚,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推进美丽圩镇创建工作,达到“宜居美丽圩镇标准”。以项目落地为目标,扎实推进2023年度我镇债券资金项目揭西县火炬村重点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揭西县南山镇美丽圩镇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
(二)坚持抓好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强化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扎实推动土地流转和耕地撂荒整治等行动,结合驻镇帮镇扶村平台,持续推进生猪、茶叶、蔬菜等农业产业链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增强农村农业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全方位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村容村貌、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整治等各项工作,切实打造干净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强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切实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水平。
(三)坚持增进民生福祉。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动员,做到“应保尽保”。健全困难群众救济机制,严格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临时救助、残疾人补助等救助政策。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继续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持续推进“河长制”“林长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高效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做好双拥工作。
(四)坚持抓好社会治理。
扎实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法律理论和执法实务学习,全面提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水平。深入推进扫黑除恶,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做好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民生类侵财案件宣传预防工作。全力做好信访案件的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加强应急管理、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切实提升应急指挥响应能力。持续巩固推进摩电、“三合一”场所、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开展好消防、三防、森防、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行动和安全风险管控,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坚持抓好作风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四学四行六规范”党建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狠抓作风效能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提高政府抓落实的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优服务、促发展、保稳定、办实事上。着力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