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湖,千年古镇,钟灵毓秀,史载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是粤东地区重要的商埠,共有27个村(居)民委员会,自古商贸流通活跃,俗称“一庵埠,二棉湖”,足见棉湖的兴旺发达。近年来,棉湖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揭西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抓机遇、优结构、保生态、惠民生、转作风,全力以“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县域经济中心”为目标,攻坚克难,锐意创新,推进老城蝶变、加快新城崛起,推动棉湖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去年以来,棉湖镇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坚持贯彻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带动,通过县委“一主线两突出三提升”“四学四行六规范”主题党建活动、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以及“学习强国”等党建平台为载体,及时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切实增强全镇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效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和使命担当。 棉湖镇同时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今年来,棉湖镇强化“头雁”工程和党员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头雁效应”工程,完成27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备案程序,落实271名党员担任党建三级网格长,择优物色和重点培养146名后备干部,发展年轻党员23名;今年2月,棉湖镇圆满完成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两委”换届全过程,顺利选举村(社区)“两委”干部168人,村党组织书记实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村级“两委”换届选举首次实现“三个一肩挑100%”和“交叉任职率100%”佳绩。 按照建设成县域经济中心发展定位要求,棉湖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营商环境。近年来,棉湖镇总投资约1.2亿元完成棉南路、花园路、湖西路、工业一路等多条道路的升级改造,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5800万元完成榕江(贡山溪)治理工程建设,共完成河道整治31.585公里,护岸工程15.257公里,堤防加固5.74公里;投资1320万元完成北部片区集污管网工程一期建设;投资400多万元完成棉湖镇云湖水系水污染整治项目、棉湖镇贡山电排内河口水污染整治项目建设,提升榕江南河棉湖电排入河口与榕江南河贡山电排入河口水质。此外,该镇还加快推进了城镇住宅小区建设,投资约8.9亿元的棉湖新城二期项目、曙光君和园项目已完工,宏和金水湾项目已完成投资约7.9亿元(概算投资14亿元),努力为当地群众营造现代化城市生活居住环境。 2021年棉湖镇计划实施项目27个,涵盖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绿色发展、宜居城乡、社会事业、企业投资等六个方面,总投资约46.81亿元,2021年度计划投资约21.60亿元。该镇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功能区位,加快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宜居宜业棉湖,谋划棉湖发展新蓝图。该镇加快了国土空间规划、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加快中西部老旧小区道路改造、完善综合市场建设,同时,该镇尽快启动棉湖北部新城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北部新城商业综合体招商引资进度,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推动新城崛起。
棉湖镇素有“土田肥美,民物殷饶,衣冠之族,弦诵之家,甲於通邑”之美誉,1996年,棉湖镇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棉湖镇南门里街区被评为第二批“广东历史文化街区”。目前,辖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郭氏大楼、兴道书院、打铁街古作坊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镖旗锣鼓巡演、方言灯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厚埔英歌、刘厝寨金狮),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古墓葬、古石刻碑记等多处,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古镇。 近年来,棉湖镇充分发挥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对红色资源、潮汕民居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依托棉湖战役东征军指挥部旧址、湖西祠堂、洪氏爱祖祠,深挖红色和潮汕文化旅游资源,启动棉湖镇特色文化街区项目建设,讲好红色故事,写好文化传承新篇章。该镇以“绣花”功夫修复保护省级文保单位兴道书院、郭氏大楼;活化利用洪氏爱祖祠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棉湖书画学会活动用地,免费为群众开放,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城市“微改造”,围绕南门里、打铁街等街区,重点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以点带面激活老街区的人气和活力,让古老街区在旅游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保护,使大家记住历史、留住乡愁。此外,该镇还加快推动潮菜美食街项目上马,将棉湖小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潮汕民俗旅游活动中,努力把“千年古镇”打造成为“金字招牌”,推动老城蝶变。
4、营造安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
棉湖镇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平安棉湖”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采取多部门联动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清理清查专项行动,针对消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制假售假、吸毒制毒、赌博及成品油走私等内容在全镇进行地毯式清理清查,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提高预警能力,着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棉湖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一是强势推进“三清三拆”,坚持以“干净、整洁、有序、宜居”为目标,以自然村为单位,利用拆除后的空地用于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293宗“四小园”建设,切实改善优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二是持续推进“小工匠法”,4个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厚埔村和“红色美丽宜居示范村”玉石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将设计打造成“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成为全县一个新的休闲观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及档次。一方面灵活运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优势,推进土地流转,已完成土地连片流转项目2宗,耕地流转面积900多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深挖乡村旅游项目,鲤鱼沟村、贡山村“潮汕民俗、红色文化、生态田园”三重一体化全新发展模式初见成效,鲤鱼沟村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四是村民自治依法规范,法治德治齐头并进,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经常开展群众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立驻村法律顾问,完善法治服务,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年,棉湖镇鲤鱼沟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并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2020年,贡东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2020年,湖西村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 5、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棉湖镇党委书记林东卫表示,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把古商埠建设成“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县域经济中心”,为揭阳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为揭西县“生态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和“打造生态宜居美丽示范县、粤东城市群后花园、国家级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