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服务对象彭女士,家庭面临着多重困境。服务对象自身患有卵巢癌,需要定期外出接受化疗并持续服药,这不仅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让家庭在医疗方面有了持续且沉重的支出。服务对象的配偶患有遗传性强直性脊椎炎,被判定为肢体四级残疾。病情严重时必须依靠药物缓解,但由于药物费用高昂,在疼痛尚可忍受时,他只能凭借强大的意志力硬扛,不服用药物。为了照顾服务对象以及陪同她看病化疗,配偶辞去了工作,这使得家庭失去了一份重要的经济来源。他们的女儿患有肢体一级残疾,目前在特殊学校就读,需要特殊的照顾和教育支持。儿子正在读初中,日常的接送由服务对象的婆婆负责。婆婆年事已高,还要承担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无法外出工作。服务对象前期治病已经花费了大量积蓄,而现在频繁的化疗又需要大量支出,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十分清苦,陷入了艰难的境地。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走访服务对象家庭,结合社区反馈的信息,综合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问题,并针对其具体问题制定了后续的跟进计划与服务目标。 问题和需求分析 1.经济方面:这是该家庭最突出的问题。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高昂且持续,配偶因照顾家人辞去工作,婆婆也无工作,家庭几乎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难以承担医疗、生活、孩子教育等各项开支。家庭急需经济支持来支付医疗费用、生活费用和孩子的教育费用。 2.健康方面:服务对象的卵巢癌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身体状况较差;配偶的强直性脊椎炎因经济原因无法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疼痛可能会加剧,影响其生活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婆婆年纪大,长期照顾孩子可能会过度劳累,影响自身健康。服务对象需要持续的医疗治疗和护理服务;配偶需要得到规范的医疗治疗,缓解疼痛;婆婆需要健康检查和保健指导。 3.心理方面: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家人的健康问题和巨大的照顾压力,家庭成员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无助等负面情绪。家庭成员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缓解负面情绪,增强应对困难的信心。 服务计划 (一)理论依据 1、社会支持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包括正式支持(如政府、社会组织提供的帮助)和非正式支持(如家庭、朋友提供的帮助)。通过为服务对象家庭链接各种社会支持资源,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困境,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对象的需求,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基本的生活保障资金,让服务对象的基本温饱得以解决。链接社会资源,通过平日里的慰问,节日福利等方式增加对服务对象的关心。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人问题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需从“人在情境中”的角度介入。评估环境中的资源与压力源,通过直接治疗与间接治疗双维度介入。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家庭关怀方面进行引导,通过让服务对象感知配偶以及服务对象的婆婆对服务对象的支持与帮助,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加对生活的信心。 (二)服务目标 1.为家庭成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部分负面情绪,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2.帮助家庭申请到稳定的经济补助,如低保、医疗救助等,为配偶联系到合适的医疗机构,使其能够得到规范的治疗,减轻疼痛,建立家庭与社区资源的稳定联系,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3.增强家庭的自我应对能力,使家庭成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家庭功能的恢复和提升,使家庭能够正常运转。 (三)服务策略 1.经济援助方面:深入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相关政策,协助家庭准备申请材料,申请低保、医疗救助等政府福利;为服务对象和配偶提供医疗咨询和指导,协助他们获得更优惠的医疗资源;为婆婆安排健康检查,提供保健知识宣传。 2.心理疏导方面:定期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运用专业的心理疏导技巧,帮助他们缓解负面情绪;组织家庭小组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支持。 服务过程 (一)初步接触,建立专业关系 通过入户探访,首次与服务对象家庭接触,通过真诚、耐心的沟通,向家庭成员介绍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和服务目的,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具体困难,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建立起信任的专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详细记录家庭各成员的情况、需求和担忧。 (二)链接资源,缓解经济危机 根据了解到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状况,协助他们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救助,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指导他们及时报销医疗费用,减少经济支出。 (三)持续跟进,实现助人自助 定期对家庭的情况进行跟进回访,了解各项服务的实施效果和家庭的需求变化,指导家庭成员学会主动利用社区资源和社会支持网络,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总结评估 为家庭成员提供了3次心理疏导服务,他们的负面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帮助其家庭成功申请到了低保补贴,引导其对医疗保险的报销,获得了稳定的经济补助。通过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和观察,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较高,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为家庭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医疗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也更加积极。同时,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 专业反思 在本次服务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困境家庭时,需要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者、支持者和倡导者的角色。要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意识到在服务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心理疏导方面,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更专业的心理治疗支持。此外,还认识到家庭自身的潜能是巨大的,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和发挥家庭成员的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不是单纯地给予帮助。未来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与其他专业团队的合作,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服务。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为更多困境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 个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