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读
● 今年以来,河婆街道共洽谈各类意向投资项目34个,计划投资总额29.47亿元。截至12月,已签约项目24个,协议投资总额24.36亿元;已开工项目9个,协议投资额4.62亿元;已投产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4.52亿元。
● 今年以来,河婆街道共开展植树活动8场1055人次,种植树苗10010棵,植树面积约90亩,超额完成阶段植树任务,并已完成200万元绿美生态建设专项基金筹集。
● 河婆街道因地制宜打造新四、六一、庙角3个示范村,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占辖区内行政村总数的100%。
● 河婆街道积极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截至目前,累计动员各村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资料2.6万份,清理卫生死角122处,清运农村生活垃圾6790吨。
● 河婆街道加强涵盖规划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建示范、产业发展等领域的59个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河东村等10个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大力推行“农民工匠”法项目19个,涵盖道路改造、排水沟改造、污水设施建设和道路硬化及配套、乡村风貌提升等,目前已全部完工。
巾、明、独三山环抱,榕江南河蜿蜒贯穿全境,“人、城、水、绿”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让人们的目光悄然定格在这座活力四射、繁荣宜居的揭西县城——河婆街道。
今年以来,河婆街道紧扣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目标,围绕大局、协同联动、改革创新、勇毅前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县城,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城以民为本,民以城为家。今时河婆风光正好,一座生态宜居美丽县城,正缓缓揭开面纱……
河婆街道日益宜居的环境让群众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聚焦城乡建设
构建美丽县城新格局
河婆街道是揭西县的行政中心,辖区面积128.6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和26个村委会,户籍人口达13万人。为构建美丽县城新格局,该街道以“绣花功夫”推进城乡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河婆街道统筹推进揭西县三山文化交流建设项目、星曜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抓好村级工业园“工改工”工作,抓好北部新城、东部新区建设,积极谋划潜在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河婆街道主要领导带队督导调研项目建设情况。
——打造建设美丽县城。河婆街道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同步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更新改造小区内道路、给(排)水、供电、信息通信、供气、绿化等各项设施,配合做好新建自来水厂二期、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广德生态区等工程建设,补齐雨污分流、道路、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规划建设燃气供应“一张网”工程,促进城乡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推动县城高质量扩容提质。
河婆街道积极打造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乡村风景。
聚焦招商引资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冬日的河婆,处处透着高质量发展的火热。今年以来,河婆街道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多点发力招商引资,切实在坚定发展自信、优化发展环境、鼓足发展动力、增强发展后劲上下功夫。
——优化营商环境。河婆街道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锲而不舍地抓项目,毫不懈怠地搞服务,驰而不息地优环境,对已引进项目继续做好企业服务,推动迅速投工投产。深入落实“企业联络员”制度,及时宣传解读“暖企”政策,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推动乡贤力量成为打造共同富裕乡村样板的强大驱动力。
——加速推进招商引资。河婆街道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主动抓和“一周一调度”制度,完善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外出招商机制,党政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各村(社区)书记到深圳、广州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并在街道召开招商引资洽谈暨项目签约大会,先后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有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今年以来,河婆街道共洽谈各类意向投资项目34个,计划投资总额29.47亿元。截至12月,已签约项目24个,协议投资总额24.36亿元;已开工项目9个,协议投资额4.62亿元;已投产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4.52亿元。涉及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及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河婆街道举行招商引资洽谈会。
聚焦乡村振兴
开启共同富裕新篇章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忙碌一天的人们,到公园散步、跳舞健身,县城之中,回响着和谐的音符。今年以来,河婆街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优化人居环境,向美而行擘画人民美好生活新画卷。
——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河婆街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指导2家专业合作社获得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定。积极做好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指导入选 2022 年“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的2家企业做好复审信息填报工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截至11月,生猪出栏2.98万头,完成任务率96%,优质蔬菜种植1960亩,完成任务率130.66%。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垦造水田593.46亩,已完成任务113.69%。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土地流转288.433亩,新增高质量土地流转508.583亩。因地制宜打造新四、六一、庙角3个示范村,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占辖区内行政村总数的100%。
河婆街道建设垦造水田593.46亩。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河婆街道深入实施乡村风貌带建设工程,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生态板块,大力推进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大力开展“三线”整治工作。
庙角村小公园景色宜人。
——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河婆街道加强涵盖规划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建示范、产业发展等领域的59个项目建设,推进河东村等10个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光伏发电项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执行大力推行“农民工匠”法项目19个,计划投入资金907.76万元,项目涵盖道路改造、排水沟改造、污水设施建设、道路硬化及配套、乡村风貌提升等,目前19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聚焦党建引领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依托街道“视联网”平台,创建“数字党校”主阵地,实现“1+35”教学全覆盖,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选优配强党群服务中心专职人员队伍,增强后备干部队伍力量;打造“红心服务”城市基层党建品牌……
党建强则根基稳,根基稳则社会兴。今年以来,河婆街道聚焦党建引领,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探索以党建为轴心,统揽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河婆街道深入落实五大专项行动,设置129个党小组,并在党员人数较多的乡肚村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7个独立党支部和2个联合党支部);搭建322个三级党建网格,新增兼职网格员64名;优化宝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开展党群协商议事35次,开展便民惠民活动125次,服务群众3290人次;建立36个流动党员报到服务站,排查出流动党员36名。
在强化基层治理善治体系方面,河婆街道开展“三联三服务”专项行动,根据不同节点、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开展活动,结合今年台风多发情况,加强与脱贫户及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联系,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打造工行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风雪可避”的暖心之所。
三山大桥全面加快施工进度。
聚焦共治共享
打造基层智治新样板
“谢谢你们,帮我们解决了矛盾 。”近日,一桩建房纠纷在河婆街道综治中心得以化解。
这是河婆街道强化智治支撑,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街道加快建设“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1+6+N”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一揽子解决,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据统计,今年以来,河婆街道综治中心调处室受理案件82宗,完成调解78宗,剩余4宗正在办理,办结率95.1%,切实维护辖区稳定和谐。
为践行共治共享理念,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河婆街道还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教育和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成乡肚小学、大同小学、东风小学、客潭教学点等七所学校扩容提质,新增900个小学公办优质学位,有效缓解县城公办优质学位紧张问题;推进河山小学、纪达中学、溪西小学等八所学校进行校舍,运动场维修改造,提升办学条件;支持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防设施建设完善校园安全设备设施,加强校园安全防护网建设,打造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推进河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工程,进一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做好低保、特困、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扎牢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作,整合各类阵地资源,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了“烟花秀”、戏曲下乡、文艺汇演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急难愁盼我来办”平台,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
长风浩荡催征帆。河婆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伟华表示,接下来,河婆街道将继续发挥党政主要领导“一线施工队长”作用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锚定“百千万工程”的既定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绿美河婆、教育和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推动街道提档升级,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三山国王祖庙是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来源:揭阳日报